自去年11月至12月大幅下挫之后,甲醇期货主力合约1506经历了长达14个交易日的盘整。13日该合约期价再创新低,报收于1945元/吨,跌幅3.57%.甲醇期货的再次下探,其实仍在市场预料之中。在许多市场人士看来,甲醇的底部远未到达。
对于甲醇期货13日创出的新低,分析师才亚丽称,“这实际上是对国际原油近期跌破50美元/桶的反应”。她说,作为化工品龙头的原油“跌跌不休”,创出5年半以来的新低,使得相关化工品价格失去成本支撑。
据了解,甲醇下游消费并没有因为甲醇的大幅下跌而增长。“受原油价格下跌的影响,甲醇在烯烃领域的成本优势不再,许多甲醇制烯烃装置停止采购,而且后续装置投产的预期也大幅减弱。”分析师邓世恒表示。
目前来看,甲醇制烯烃因素导致的反弹只是昙花一现。随着甲醇的下跌,下游二甲醚与替代品液化气的价差开始明显收窄。
“虽然甲醇的下跌导致下游二甲醚生产利润一度明显回升,但二甲醚与液化气价格相差无几。目前二甲醚需求萎缩,销路不畅。”才亚丽说,上周五华东地区二甲醚价格大跌550元/吨,至3000元/吨,由甲醇下跌带来的利润增幅被完全吞噬。
在甲醇期货价格重心下移的同时,甲醇现货港口价格却出现企稳迹象。据南通市康盛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厚平介绍,近日华东港口的甲醇现货价格趋于稳定,恒盛、沂州能源等企业的出货价格维持在1800—1860元/吨之间,“南通当地码头库存几乎没有了,只有如皋阳鸿库里还有”。
期货走低,港口现货企稳,这究竟是什么引起的呢?对此,分析师于芃森解释说,由于前期拿货成本较高,港口市场部分贸易商近期下调价格的意愿不强。另外,离春节假期还有一段时间,贸易商不急于出货,因此港口甲醇价格较为稳定。但实际上,从其他地区的情况来看,甲醇现货已满足了再创新低的条件。